那天在新書到館(圖書館)的書單中「挖」到了這本可愛的小書,於是趕快下訂,立刻預約起來!
看完了之後,的確很有療癒的感覺,不僅多一些對於日本工藝的認識,也帶給我一種需要練習惜物的感受,生活中太多的「想要」,那些一時被「折扣」、「下殺」、「最後一波」、「限時搶購」沖昏腦所購入的物品,品質上通常都是良莠不齊,經常不斷被驗證:便宜沒好貨,然後沒多久,那些東西,又會被新的東西給取代。
人對東西珍惜的程度,通常與你獲得它的代價成正比。(對「人」似乎也是如此)
越廉價的物品,你越不會想去愛護它。所以,我們應該要練習提高自己的眼光,人生不能只在乎「精打細算」,還要挑選「質感優越」,畢竟選物的眼光就代表了主人的品味,不是嗎?
(以下紅色字為書摘)
◎在物質氾濫的現代社會,已經沒有利用舊布的必要性了。但是,能讓人感受到溫度的手工藝,總是讓我們回想起昔日珍重物品的心情。用刺子繡布巾和小物,來繼承這樣的傳統吧。自己刺繡,也是很療癒的時間喔。
「手工刺繡的布巾」,要完成一個圖案要多少時間啊?除了時間,還要耐心、細心,如此之物,怎能不生愛惜之心呢?小時候,曾看過外婆縫製衣物,往往一整個下午,只能完成裙擺的一小角,要完成一件裙子的樣式,通常需要的時間是以「月」來計算的!
◎光是掛著就美極了,既美麗又好用的日本掃箒
在家屋還是以和室為主的時代,日本人用居室掃箒打掃榻榻米,清潔室內空間。能讓我們懷想那種懷舊風情的,就是和箒了。群馬縣和枥木縣等關東圈,從過去以來和箒的製作就很興盛。最初先是栽種材料箒草,作為農閒時期的副業。照片中央是從前主要集貨到東京的和箒,因此被稱為「東京型」。現在枥木縣也還是持續製作和箒。將掃箒跟部綁起來的優美編織圖案,令人驚艷。在吸塵器普及的現在,製作者持續減少。但是,正是為這樣的時代,更想要好好守護日本優秀的手工藝。
看到和箒,內心不由一驚!想起爸爸在我小時侯,也會自己製作掃把,跟和箒樣式很像,所以直接把我帶入那過往回憶中。
小的時候,爸爸經常帶我去「冒險」,上山下海(真的是上山下海)只差沒飛天遁地了!有幾次爸爸帶著我,自己也都晃到迷路,然後哈哈的跟我說他迷路了,要再繞一繞!沒錯!我爸就是這麼瀟灑、帥氣的男人。
記得小時候有一陣子,他好像迷上了「手作」這件事(可能也是無聊打發時間),所以會載著我去杳無人煙的地方拔「大黍」(其實我本來不知道那種植物叫什麼,剛剛上網查出來的),爸爸會找個地方鋪報紙,讓我坐在那,交代我:「乖乖等爸爸喔!」然後,我就在旁邊等著、看著爸爸一根一根的拔,拔成一綑一綑的帶回家。
我們回家的時候常常會被我媽罵,念說不要一天到晚載著小孩到處亂跑,蚊子咬一堆包。不過媽媽罵她的,我跟爸爸下回還是照樣偷偷跑出去玩就是了!(笑)
我記得爸爸把會把帶會來的大黍先放在院子曬乾,然後用鐵絲先綁成一小捆、一小捆,再把這些小捆、小捆的大黍綁在一起,變成一個大綑,然後再幫它整型一下,就完成了!別小看這一支「手工掃把」,從去找大黍的所在地,到徒手去拔、鋪曬、綁成捆,最後整形完成成品,真的需要耗費非常多時間、精力!
小時候,家裡都不買掃把的,都是爸爸自己做,特別好用!那個時候,我常常覺得爸爸無所不能,爸爸就是我的偶像!……往事歷歷在目,鮮活明媚,只可惜現在只能去想念了。
看到和箒,我完全可以了解製做它的不容易啊!
◎請告訴我們選物的訣竅
‧如果花了時間好好選,就能一直喜歡下去
選東西的重點,就是不要急。「大受歡迎」、「產量極少」、「現在不買就沒有了」,我們很容易因為這些話術就焦急起來。如果急著買了,就算後悔,要放手也很花功夫,丟掉也捨不得。結果就是把東西放到深處,囤積起來……比起現在不買的壓力,無法放手的壓力更加巨大,我想這是時代的難題。確實,很多人都會抱著「那時候如果不買,接下來很難再遇到」的心態。不過,以為自己沒買成就會覺得可惜,但事後常常出乎意料的就忘掉了。「想要!」的時候先深呼吸不要輕舉妄動,如果那個「好想要」的感覺一直留在心底,下一次碰到的時候就不要迷惘,那時再出手就好了。那樣買下的東西,和買東西的喜悅,以及對東西的愛惜,都會更強烈。如果是一直喜歡的物品,也就能長久的用下去。
那條車縫線歪掉的褲子、那個邊緣尖銳,會不小心刮傷你的塑膠盒、那支風大就傘骨斷裂開花的雨傘、那雙不透氣又滿是塑膠味的皮鞋、那瓶一洗就頭皮發癢的洗髮精、那條一吃就胃痛的麵包、那個一用力拉就失去彈性的髮飾……,這些用不順手、看了礙眼、吃了傷身的「物品」,往往用不到幾次就壞掉、丟掉或束之高閣,然後,又是一連串買買買,惡性循環。請為自己仔細選擇心愛之物來陪伴你吧!相信我,這樣的物品,才會讓你擁有真心感到幸福的感受。
最後,看著書中所拍攝的達人照,心裏不由得升起了崇敬的感覺呢!如此被琢磨出的物品,已經不僅只是「物」,更是「藝術」。相信擁有物品的主人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珍貴,而愛惜的使用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