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e

你常為了自己不善溝通而苦惱嗎?你想學習有效的溝通策略嗎?我想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。

這是一本厚厚的、乾貨滿滿的、教人如何溝通的書。

我喜歡本書的編排方式,不像很多外國的翻譯書目,大單元中的子單元、排版常常會有條列不是很清楚的問題。本書溝通方法的公式清楚寫出,單元中各有例證並註明需特別注意的地方,以及還可以更上一層的做法,單元最後甚至羅列重點整理。這樣詳盡又用心的溝通工具書,真的值得大推。

(以下紅字為書摘)

先聽再說:畫好三個框架(情緒、事實、期待),溝通不用慌

●在溝通中有一半的訊息會被自動忽略,而我們不知道是哪一半。相信這一點會讓我們提起精神,對溝通充滿敬畏。

●學會在腦袋裡畫框框,把對方的訊息按照事實、情緒、期待來分類處理。

●當對方給出的訊息較少時,要以反向敘述的方式,按照回應情緒──確認事實──明確行動的順序,追問出更多訊息。我們追求的不僅是聽懂對方隱含的訊息,還要讓對方明白我們確實聽懂了。

溝通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傾聽,如果只是一味的表達自己,溝通關係就變成單向,甚至會讓對方懶得再回應。我們要先仔細聽出對方話語當中的含意,當個有智慧的解語人,這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。

說服:怎樣讓別人願意支持你

說服=說話有份量+鑿穿心理防線

透過強準備,讓自己在說服的溝通場景中不再人微言輕。

透過風吹、慢熬,逐漸鑿穿對方的心理防線。

如果對方心裡有成見,怎麼也說服不了,我們就要想想,一定有甚麼他捍衛的價值投射到了原來的方案裡。那麼我們就要把那套價值融入我們的新方案,透過這種方式說服他。

怎樣讓別人支持你,當然就是要能有「理由」。你的理由夠有力(有利)嗎?另外是如果遇到態度堅決否定的人,最後一點非常重要,「世上沒有拆不了牆,如果有,肯定只是工具不對。」所以找到對方不同意的「點」,很重要,也許當事人不會直接說出來,有時候,甚至連當事人也說不清到底是為什麼,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連結、推敲,把那個「點」找出來,就可以進行策略推進了。

輔導:怎樣教會別人更好的做事

●輔導=植入目標+發現盲點+時戰演習

●選對人,比輔導人更重要;淘汰人,也比輔導人更重要。

●輔導是教對方具體的行動方法,而不是價值觀。

●輔導分為植入目標、發現盲點和實戰演習三步。完成這些動作以後,你就可以更順利的完成輔導工作,營造一個好的溝通關係。

●如果你還想進一步成為更好的輔導者,可以用「行動後檢討」的方式,幫助對方復盤思考過程。

「輔導是教對方具體的行動方法,而不是價值觀。」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示,有時候,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建立、導正對方的價值觀,但這其實是很困難且沒有必要的事,因為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「濾鏡」在看世界(濾鏡的形成取決於家庭背景、個性基因、地區文化等),對方不是我們的小孩,價值觀無法從頭教,所以告訴對方「怎麼做」(行動)來符合我們的目標才是重點。

道歉:怎樣把你的錯誤變成促進關係的機會

●道歉=關閉過去+承諾未來

●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「我錯了」,而是承認「你是對的」。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,而是要向對方承諾對未來的改變。

●道歉要分步驟進行: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,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,把這件事關閉掉;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,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。最後向對方請教、送上小禮物,把雙方關係往前推一步。

●道歉過程中如果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大事,要學會向上級請求支援。如果是小事,則可以等上一週,帶對方平復心情後,再走一遍上述的道歉流程。

這段話很精闢的揭示了道歉這件事的重點及步驟,遇到需要道歉的事,請按以上步驟「服用」。

閒談:怎樣讓誰都覺得和你聊得來

閒談=傳遞尊重+傳遞價值

閒聊天不是聊閒天,這個「閒」指的是場景而不是內容。閒談也有目標,它的目標主要在於關係的建立、維護和深化。

最安全的閒談方式就是向對方請教。保持開放性的交流互動,也給對方傳遞尊重。在傳遞過程中,你要注意管理人設,給自己設定好清晰的邊界。不相關或者不懂的話題,盡量不談;三觀類的話題,堅決不談。

除了尊重,你在閒談中還要傳遞自己有價值的一面,比較好的方式是讓自己成為專家型社交高手。

於「公」的言行必須「刻意經營」,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太累且做作,但是,我卻很認同。

因為「自我」的公、私是有必要區分的,於「公」,我們需要呈現專業形象,呈現相對應的「人設」,在所有「公領域」裡,我們都應該注意自身的「品牌形象」,才能讓自己成為稀缺、搶手的精品,而不是可以隨手仍掉的地攤貨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