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為什麼別人那麼幸福,我卻如此孤獨? (電子書)

 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E050084578?sloc=main

 

 

今天要來分享的是《為什麼別人那麼幸福,我卻如此孤獨?》這本書。

這本書有蠻多獨特之處,我把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:

  1. 主張每個人都是孤獨的。
  2. 感到孤獨的時候,不要關注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處,而是去找相同處,讓自己與他人有一體感,就不會感受孤獨。
  3. 若覺得有誰比自己優越、幸福,就戴上「孤獨色彩的太陽眼鏡」去看他/她,去發掘他/她的孤獨,藉此感到內心平衡後帶來的平靜。
  4. 當他人孤獨感爆發變得有破壞言行時,可採用「發作跨不理」方式處理(告知對方自己先離開去某處以及多久後回來),盡量避免自我反省帶來的惡性循環。
  5. 當發現對方傳遞出孤獨訊息時,也同時在心中默念「我也是孤獨的」,讓氛圍呈現一體感,以避免加劇對方孤獨的感受。
  6.  社交能力好,代表內心越容易有孤獨感,其實是更孤獨的人。

書中有兩段敘述讓我印象最深刻,一是作者提到自己的母親是一個社交能力很強的人,相較之下自己則是內向害羞,甚至被同學欺負,他想起有一天母親問還是小孩的他說:「你有沒有過想死的念頭?」作者本來一直以為是媽媽因為他被欺負,可能會有這樣的念頭,但後來作者認為是自己的母親想死,但她把她的孤獨感當成是他的,導致作者這也一直被這樣的感受纏繞,但後來才發現原來那份孤獨感是屬於母親。

二是有個覺得自己不幸的通勤族女性,常常覺得電車上的其他人都比自己幸福、快樂,直到她學會去觀察別人的孤獨感,藉由發現他人也是孤單的、也沒有多優秀,來讓自己內心感到平衡、平靜。書中很寫實的寫下我們內心可能會產生的黑暗想法,甚至把這種想法轉換成可以帶給我們平和的策略,有興趣的人,可以看看。

我認同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孤單的時刻,因為孤單,所以我們希望可以找到讓我們不孤單的另一半,但這個想法是荒謬的,因為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終結孤單,只有我們才可以拯救自己。好消息是,孤單不可能一直存在,它在的時候,就當作是一個朋友來找你,你好好問候它就是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