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得:沙漠一點點----點點陳
在疫情肆虐的當今,想來點輕旅行都好像是奢望了。
看這本書的時候,不妨想像自己跟著作者的腳步,從西安到新疆,來一趟紙上旅行吧!
雖然這本書記錄的是2012年的旅程,但任何時候回憶總能如新般歷歷在目啊!
很佩服作者一個小女生在二十歲初的年紀,就完成了這樣的旅程,或許,等疫情過後,我也應該鼓起勇氣完成那一直都很嚮往的朝聖之旅了。
本書筆調輕鬆,配合旅程照片及手繪插圖,讀來清新有趣,恰好不能出門去,用來聊以慰藉,是很不錯的。
(下為作者本次旅程的路線圖)
(以下紅色字為摘要)
◎這輛於昨日早晨從南方出行的列車,抵達上海已是次日的深夜,也就是說,若是自發車點上車,就代表已經待在車上超過三十六個小時。人們東倒西歪在車廂立各種意想不到的地方,願意好好待在座位的乘客已然是文明的好榜樣,因為橫躺在地上、行李架上的人更是不勝枚舉,尤其震撼我的是連座位下也倒臥著睡覺的人,一張張睡臉從他人的雙腿下竄出,真的是一不注意就會踩到他的臉,更別說地上還遍布瓜子殼和未知的液體,伴隨車體晃動在車廂四處畫地流竄,黏膩的讓我一秒鐘都不想多待,如此環境居然還能安穩入睡,荒唐到我一時間還以為誤入了甚麼異世界。
旅行的意義之一就是體驗新鮮、擴大眼界,躺在椅子底下的人,我是沒有見過的。不過想像一個人臉出現在自己椅子下的兩腿間,這種體驗的確荒謬的可怕。
曾遇過的一次最不快的坐車經驗,應該是後座的阿伯,赤腳(而且是香港腳嚴重脫屑的狀態)把腳放在坐在前座的我的椅子扶手上,當下先是聞到臭味,後來才發現這驚悚的一幕,立刻回頭「告誡」對方,還好他還算配合,悻悻然地把腳伸回去,只是後來沿路我都不敢把手放在扶手上就是了。
不管坐火車還是飛機,上車前都會有點心驚,總會暗自祈禱鄰座的人不要太奇怪、太白目,已經不敢奢望什麼豔遇之類的,只卑微的希望對方不要影響到自己就好。
◎自從昨晚那齣意外之後,我也隱約察覺到自己實在是太懦弱了,對於意外和他人的不講理都只敢憋在心裡口難開,倘若夠豁達,默默吞下,隔天雲淡風輕不當一回事也就算了,偏偏我又會事過境遷後,才在無人的夜裡,咬著棉被為自己的無作為悔不當初。不爽快的情緒像一口咳不出的痰瘀積在心底,真是夠窩囊的我。
其實我並非不會吵架,生起氣來,飆出口的話也是不饒人的刻薄,只是交手對像往往只限於在親近的家人和朋友,一旦面對陌生人,我就會化身卒仔慫起來,真的是很不應該。
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心境吧!
我們總是對自己親近的人毫不留情,把客氣、笑臉留給外人。那是因為我們認為親近的人能包容、體諒我們,但是這世界上的事,有什麼事是「應該」的呢?現在的我,不認為有什麼是「應該」的。
所有的愛,必須建立在「互相」上,這樣的關係才會長久,才會融洽。不對等的愛,裡面更多的是怨恨、悲傷、愧疚、遺憾……。
愛我們的人,絕對更值得我們好好去對待。
◎青旅櫃檯的女孩聽到我們在談羅布泊,便從書架上拿了本書翻開羅布泊那頁遞給我,飛機在羅布泊上空失蹤;探險家、警備員、科學家、一去不返;男無名屍現身羅布泊……書中寫滿各種神祕離奇事件,這座吃人的沙漠像是欲求不滿的巨獸,不放過任何路過的生物。
深夜,只是我和瑪莉在女生房聊天。
躺在床上的我對神祕的羅布泊意猶未盡,「羅布泊真的讓人很想去一探究竟耶。」有點醉的我說著傻話。
「我和峰哥約好了。」
「嗯?」
「要是哪天我們活累了,就一起走進羅布泊吧。」瑪莉說。
我想像著峰哥和瑪莉在沙漠中的身影,這真是我聽過最迂迴的情話了。
「這真是我聽過最迂迴的情話了。」
這句話憾動了我。
我曾無數次想著,在自己生命的最後,會是什麼模樣?會是誰陪在自己身旁。每次看著街市、鄉野、乃至於醫院裡的老夫老妻,那可貴的相守,著實讓我羨慕著。
人生經歷過的多了,驀然回首,才發現平凡而堅定樸實的愛,竟是如此稀缺。
聽過這樣一段話,「老一輩的人,東西壞了,會想著怎麼修。現在的人,東西壞了,只想著怎麼換。」似乎在感情上也是如此了。速食時代,人們最不喜歡的就是花時間、花精力,需要花時間、花精力的事,大家不再想做。情感上出現裂痕,也不再想著怎麼去修復,所以分手、離婚掛嘴邊,然後就自然而然地走向那一條路。
讓人感傷,惜情的人,真是越來越少了啊!
◎世界的每次改變都是從小小的渴望開始。
確實啊!因為想看沙漠的小小渴望帶領我走了好遠的路,遇見許多和我不一樣的人,做了我一個人不會做的事,我的世界隨著這股微小的渴望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。
心的意念,會造就我們的行為,我們的行為,會造就我們的習慣,我們的習慣會造就我們的命運,我們的命運會造就我們的人生。
心念就是這麼重要,從現在起,仔細觀察、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,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意念,才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一種樣態。
◎「只要是想去的地方,都不遠。」
書本的最後,寫下這句話,我很喜歡,充滿正能量的一句,在這邊也和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