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「輕症」極簡主義者的我而言,初看這本書的標題,感覺和我的生活觀有點牴觸,不過,翻看內容之後發現,其實它不是在提倡我們要擁有更多衣物來滿足自己,而是可以透過衣物來「點綴」自己,「增加」魅力、自信,本質和極簡相同,就是物不在多而在精,選擇、留下適合自己的「好物」,才會更加珍惜,也才能凸顯自己的生活品味與特質。
※以下紅色字為書摘
●千萬別小看了外表形象對於是否能呈現出你是誰、是否能完成目標的影響力:畢竟人是視覺動物,「演什麼就要像什麼」不只是智者對我們的諄諄提醒,更是現實生活的具體實證──你的樣貌,不只引導你如何看待自己、如何待人接物,更引導了別人如何看待你、怎麼對待你;而凡此種種,界決定了你的目標成敗、幸福與否,甚至命運走向。
因此,
當你希望被尊重,請穿得值得被尊重;
當你很有誠意,請用穿著展現出你的誠意;
當你有兩把刷子,請穿得讓人一看便知你有兩把刷子;
當你想要被疼惜,請先穿得讓人想疼惜;
如果渴望墜入愛河,請先穿得像「準備好談戀愛」了!
不可否認的,我們處在一個外貌主義當道的社會中,高顏值,不論在各行各業都很吃香,在人際互動上的好處可謂多不勝數,也因此造就了醫美行業的盛行。勇敢一點的人,就往臉上、身上動刀,擔心一點的,就打打針、雷射一下,而我,既膽小又怕死,只敢挑戰風險幾近零的「妝容」和「穿搭」。
俗話說:「佛要金裝,人要衣裝」,這句話可是有信度的,還記得曾有研究者做過相關實驗:究竟一個人的外表會不會影響他人的態度?實驗是這樣的,有一名男子分別打扮成流浪漢和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模樣,然後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公然「路倒」,來測驗路人的反應,結果,流浪漢裝扮的他倒下後,路人紛紛走過,置若罔聞;穿著西裝的他倒下後,旁人迅速過來關心,詢問他是否還好?
看到了嗎?外表竟是攸關生死般的重要!所以,我們怎麼能不重視!
當然,平時倒是不需要穿金戴銀,不過整齊、乾淨,看起來讓人不反感,是必要的,而如果職業上有相關需求,也應該做符合自己身分的打扮。
●你想過「自己還有什麼可能性」嗎?這問題我們年輕時常常問自己,但隨著年齡漸長,愈來愈少想到。畢竟人是習慣的動物,不果不是對自我成長很有熱情的人,大概很少人會無聊沒事就想跨越一下舒適圈、拓展一下自己不同的面向。說真的,不知道自己不同的面向也不會怎樣,平穩過一生,不是挺好的嗎?
在我們心中,踏出舒適圈是一件危險的事。就像登山,若要從一個山頭跨越到另一個山頭,我們會擔心萬一掉下去怎麼辦?真的攀得上另一座山嗎?萬一抵挑半天,乾脆留在原地,雖然沒辦法看到下一座山頭的風景,但至少不必承受墜落山谷或回不來的風險。
但是,如果有機會可以看到自己不同的可能性,風險又低到幾乎沒有(其實就是沒有)!那你會不會想試試看?
那個方法就是,換衣服!
偶而嘗試一下不同風格的裝扮,確實也是蠻有趣的吧!不過在尺度上,還是要拿捏一下,不然「驚喜」變成「驚嚇」,那就不太好了!
●挑選配件的終極目標──不是選擇「好看的配件」或「讓身體局部好看的配件」,而是「與你整個人的身、心、靈都契合的配件」!
下次售貨人員拿小鏡子給你照時,請帥氣的問他們有沒有全身鏡,這向來是行家才知道的祕密,或許店員會對你肅然起敬呢!
穿得很漂亮,和穿得很有品味的差別,往往在於配飾。
配飾能為你創造正面的美,吸引眼光的駐留,引動立即的驚艷;更能為你創造背面的美,撩撥視覺的韻味,留下綿長的回味。
我贊同作者說的:「穿得很漂亮,和穿得很有品味的差別,往往在於配飾」這句話,從很久以前,我就發現其中奧妙,並且喜歡購買、蒐集各式各樣的耳環、項鍊、手環……,穿搭時總是要精心挑選一番,不僅是增加美感,也是另一種樂趣。
總之,人生就是各式各樣的體驗,我知道我的穿衣風格不會像賈伯斯或祖克柏一樣,我喜歡在衣著穿搭上進行一次次的微實驗,每一次的變化都可以為我帶來不同的感受,我喜歡隨著春夏秋冬展開屬於我和衣服寶們的旅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