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e

從草莓族、水蜜桃族、五拋、七拋世代……等名詞,可察見不同的世代的表現特性。還有一種類型,經常因為社會事件引起熱議,那就是「媽寶」!為什麼媽寶會引起熱議?因為他不僅止存在於新聞當中,也常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,而媽寶大致上有兩種:一種無害,但很沒用;一種沒用,又很兇殘。新聞裡的媽寶通常是第二種狀態,往往讓人搖頭甚至痛惡。

本書除了論述媽寶如何產生、媽寶的狀態,同時也提及媽寶的心理與身為媽寶另一半的太太們,可以怎麼「調適」、「接受」。

(以下紅色字為書摘)

◎我堅決反對體罰。但我必須說如果你養兒子,一定要嚴格,不能寵溺,否則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,會被孩子拖累一輩子。非但你兒子可能變媽寶,你未來的兒媳婦也可能接手個「大媽寶」。

話雖如此,今天可不是「窮養兒子富養女」。許多家庭倒是反著來。生兒子,天啊!多得意啊!加上祖父母、外祖父母,三千寵愛在一身,怪不得有在公共場所掐著奶奶喉嚨的小霸王。怎麼造成的?慣的!寵的!縱容的!我親眼見到過個奶奶,抱著不到周歲的孫子,孫子突然一巴掌,打在奶奶臉上,奶奶不生氣,還笑說「你別看這小鬼,力氣挺大,打人可疼了!。」話沒說完,啪!又是一巴掌。

曾看過一個同事,因為下午天氣突然轉涼,急忙請假外出,問她原因,她說兒子出門沒帶外套,怕他著涼,要趕緊給她在念國中的兒子送外套!我聽完後除了驚訝還是驚訝,很難想像在職場上表現幹練、強勢的她,這慈母的一面竟是如此「細緻入微」。

也曾聽擔任教職的友人說,班上有學生經常忘記帶東西,被他念了一頓之後,對方大言不慚的對他說:「忘記帶就忘記帶啊!又不會怎樣,再打電話叫我媽送就好了,反正她在家也沒事,很閒!」

或許是少子化的原因,小孩生得少,也許又得之不易(高齡產子或人工授精、試管嬰兒),在生活物質水平普遍足裕的台灣,有些父母成了名副其實的「孝子」(孝順、寵溺子女),然而孩子終會長大,會接觸父母以外的人際關係,這些被寵壞的孩子,常誤以為所有人都應該像自己的父母,對自己百依百順,以自己為王,聽命於己,倘若沒有王子命又有王子病,人際關係容易受挫,經常抑鬱寡歡,很難融入群體(學校生活或工作場域),甚至長大成人後繭居在家,完完全全的成為「靠爸、靠媽族」。而若是個有王子命又有王子病的媽寶,那更糟糕,時不時在外惹事生非,反正爸媽有錢替他善後,他也就有恃無恐,一些狐朋狗友蒼蠅似的過來,只是為了能在媽寶身邊出出餿主意、撈些好處……,總之,結果通常相當慘烈。

◎孩子取代丈夫跟媽媽睡,也不見得全因為孩子黏,有時反而因為媽媽黏。娃娃小的時候,媽媽不放心,睡一起好照顧。娃娃大些了,媽媽已經習慣,搞不好會藉孩子的名,不再跟丈夫同床。我不只一次通說:「跟老公睡不慣,打呼、磨牙、放屁,還是跟自己生的寶貝一起好。」

還有個說得妙,她說:「老公太胖,睡到半夜就睡到了他身邊,不是我要過去靠著他,是他那頭凹下去,我太輕,自然滾到他身邊,半夜發現還得爬回去。麻煩死了!」

如果再加上丈夫有前列腺問題,半夜起床次數多,太太又更年期睡不安穩,可能分房,讓彼此睡個好覺。更妙的是太太不跟丈夫睡,換成跟狗睡,晚上丈夫要進太太房間,還得先跟狗打商量:「別兇別兇!我只是進來拿報紙。」

看到此處不禁莞爾,「晚上丈夫要進太太房間,還得先跟狗打商量」,這人竟不如狗!

◎小時候,媽寶會凡事討好媽媽,拿好成績單給媽媽看,摘漂亮花給媽媽戴,剛結婚的時候,他還是可能繼續效忠親娘,連薪水都交給親娘,不交給太太。但有一天親娘老了走了,媽寶孝順的習慣已經養成,常常自然轉換目標,把太太看成親娘,改為把薪水交給太太,凡事由太太做主。他小時候怕媽媽,是乖兒子;現在還是怕媽媽,是乖老公!

這種媽寶我見多了,他們一點也不寶。尤其當他退休,太太也老了的時候,這大媽寶可能幹了,像我那朋友一樣,燒飯洗衣打掃照顧老婆。

所以,你如果嫁了個「媽寶丈夫」,別後悔!要想想,說不定妳也接手一個從小被訓練好的乖兒子,有一天你媳婦熬成婆,就等著媽寶丈夫回頭孝順你吧!

上述作者描述的情況,算是「理想狀態」,而且是老一輩的「媽寶」,還算比較傳統的。

比較悲慘的狀況是:婆婆走了以後,太太想著終於可以舒心度日,結果先生外遇,因為媽媽(婆婆)還在的時候,先生(兒子)不敢造次,媽媽走後,先生(兒子)終於可以勇敢「做自己」,在外享受逍遙快活的日子!

以前就不把太太放在心裡、眼裡的人,現在就會把太太放進來嗎?也許他的人生藍圖,太太永遠都不是重要的,隨時都可以被取而代之。

所以太太們,好好想想,此刻妳是真的因為「愛」願意無悔付出,還是妳只是在寄望一個不可測的未來呢?

◎常聽人說「扶弟魔」,雖然偏見又武斷,卻也有背後的道理。因為姊弟如果年齡差距很大,有些弟弟甚至是姊姊養大的,姊姊如果嫁得夠好,很多好處可能都會分給弱勢的弟弟。當姐姐年歲大了,如果夫妻感情又不佳,又沒有爭氣的子女,姐姐可能會傾向弟弟,造成家庭問題。姐姐也可能過度照顧弟弟,把弟弟寵成媽寶。

有女性友人說過,自己絕對不交有「姊妹」的男友,原因是她覺得以後在一家子,顧及婆婆就很辛苦了,還有「大姑、小姑」太麻煩!先別說這位女性友人思想偏激,仔細思考也是有她自己的道理,也許她的母親就曾經被所謂的「大、小姑」「欺負」過也不一定,總之,在任何關係中,我們都應該要記住自己的分際,過猶不及都可能會產生「人際後遺症」!

有句話叫「愛之適足以害之」,就像給樹苗過多的水分,也會導致它枯萎、爛根,好的農夫,會適時候替植物修枝剪葉,那怕植物因此流下疼痛的汁液啊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