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閱讀心得:學會整理,就會喜歡自己----近藤麻理惠

就在剛剛,我在蝦皮上為了湊免運而弄得頭暈腦脹。

原因是想到沒有買到一定金額而需負擔「運費」,感覺自己吃虧了!所以瘋狂的瀏覽商品,想著到底還需要什麼?還能買什麼?買這個好嗎?家裡已經有類似的了啊!買那個先屯起來,但是很佔空間呀!思來想去,……不知不覺浪費一堆時間,甚至可能要浪費更多錢買雜物。

最後!是「怦然心動姐」(是近藤麻理惠小姐啦)救贖了我。

我在幹嘛!不是必要,又沒有「怦然心動」感的物品,不應該踏進我家大門呀,選物標準不應該因為該死的運費而改變,否則看到那個沒品質、硬湊合的東西,除了煩躁要擺在哪裡,還會見一次驗證一次自己的低智商。

《以下紅色字為書摘》

●每個家都會有自己的人格與個性。

一聽到這句話,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錯愕與難以理解,但我一年到頭都在客戶家中教導他們如何整理,這是我最真實的感受,就算我說不說為什麼。

有些家很女性化,有些家很男性化。有的家青春洋溢、活潑大方,有的家成城穩重,令人心安。不僅如此,也有獨特個性的家,例如愛說話、沉默寡言、充滿畫面等。每個家的個性與溝通型態都不一樣。

小時候,我常會幻想長大有了自己的家以後會是什麼樣子的?結果並不如我的預期。

經過幾番檢討,我發現應該是自己很多時候都太被動了,常常是被動的接受多於主動的選擇,這個可能也是導致不快樂的原因,我應該多體現自己的「個性」,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的喜好,「家」是很私人、很放鬆的地方,如果連這裡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安排,不是太悲情了嗎?

●有些東西,是再看到的那一瞬間又覺得「看對眼」,立即意識到這完全適合自己,一眼就覺得「這是為我量身打造」,或是覺得這個物品再對妳說「帶我回家!」

我問過許多人,讓他們一見鍾情的寶物各有不同,包括白色皮革包或鑲有藍色寶石墜飾的飾品等配件,還有馬克杯、沙發、觀葉植物等等。其中有些客戶「只要看到有感覺的物品就會立刻買下來」,但即使是「怦然心動感受度」沒那麼高的我,相信也有對某項物品一見鍾情的經驗。對我而言,讓我一見鍾情的寶物,是學生時期與家人一起旅行時遇到的一幅畫。

當時我在街上閒逛,偶然逛進一間生活用品店,在店內發現了一幅以《艾利淤夢遊仙境》為主題的畫作,完美的構圖深深震撼了我,完全無法移開目光。我就這樣考慮了三十分鐘,不斷進出店裡,煩惱要不要買,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買下來。當我把畫帶回家掛在房間牆上時,第一次感受到「我擁有了理想房間」的滿足感。我以前從沒有過那種體驗。儘管這幅畫讓我有如此強烈的興奮感,但我曾經送出去過。有一次,我聽說某位客戶的女兒很喜歡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,於是把這幅畫送給她。當時距離我買下畫已經過了五年,不知道為什麼,我那時一直覺得「這幅畫跟我的緣分已盡」。不過,就再畫從我房間消失的那一天起,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事:不知道為什麼,我一直夢見這幅畫。

剛開始我以為是自己想太多,但那幅愛麗絲的畫還是每天不斷出現在我夢裡。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,媽媽突然打電話給我,跟我說:「麻理惠,妳那幅愛麗絲的話還在家裡吧?」

「什麼?嗯……」

「我這幾天一直夢見那幅畫,我覺得那幅畫對妳很重要,妳一定要像以前一樣好好珍惜喔!」

畫上電話之後,我覺得這件事的背後一定有什麼涵義,於是立刻聯絡那位客戶,向她說明事情的原委後,她很樂意把畫還給我。現在回想起來,我還是腦部清楚當時做的夢要告訴我什麼。不過,就在那幅畫又回到我身邊後,我的工作開始出現轉機,所有事情也變得更加順利。這些轉變讓我深刻感覺到,那幅畫可以說是我的守護神。

從那以後,我就一直帶著這幅畫,當我結婚和搬到美國的時候,我也一直留在身邊。每次看到畫的感覺,與其說是心動,不如用「深深的安心感」來形容更為貼切。

只要是與妳有緣的物品,該遇見時一定會遇見。就算中間曾經分離,最後也一定會回到妳身邊。如此一想,妳是否也覺得與物品相遇的緣分真的很不可思議呢?

這一段麻理惠小姐的經歷讓我覺得蠻玄妙的!

或許那個和你有緣分的東西,兜兜轉轉,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吧!

●我是用擰乾的濕抹布來擦拭玄關的地板。雖然這個習慣看起來很麻煩,但如果妳也想過著怦然心動的生活,我建議各位一定要養成擦拭玄關地板的習慣。

我是從高中開始這麼做的。當時看了一本關於風水的書(書名我忘了),書中寫道:每天擦拭玄關地板可以增加好運。我記得作者的觀點是,玄關在整個家裡相當一家之主的臉面。每天擦拭玄關,隨時保持一家之主光鮮亮麗的外表,就能提升房子的品格,從玄關引進好運氣。

我那時候完全遵循作者的建議,心想:原來玄關地板就是爸爸的臉!」我在擦拭這一處時想像我在幫他擦臉。但是這種想法好像對爸爸不敬,於是我決定屏除雜念,專心擦地。

保持家中的乾淨、整潔,真的會讓人神清氣爽。

以前,我是毫無整理概念的人,東西不斷買買買,只要想要有更多收納空間去堆放,完全沒有思考是否有必要購買和擁有。幸好,現在的我,已經「脫胎換骨」,算是會「三思而後買」了。

只要記得每次使用完東西都讓物品歸位,讓每個物品都有固定的家;每天用吸塵器吸一下地板;浴室洗完澡後順手刷一刷、刮水、擦拭;馬桶每天消毒,然後一週大刷洗一次;其他區域可以拆成七大塊,一天清理一個地方,光是做到這樣,家裡就會很清爽了,過年的大掃除也會變得很輕鬆喔!

●當衣櫥裡只剩下令自己怦然心動的衣服,站在衣櫥前就會感到興奮不已。不過,偶爾我也會遇到有些客戶,在整理的過程中隨著衣服越來越少,發現自己的穿衣風格顯得單調而感到沮喪,因為她們留下來的不是同品牌、就是同樣顏色的衣服。有位客戶發現他留下來的衣服都是以米黃色居多,彩色單品則全是綠色系。她告訴我:「每次看到時尚雜誌裡的讀者諮詢專欄,有人說:『我每次都穿相同款式的衣服,真的好煩惱。』我就覺得自己也有同樣的問題,開始感到不安,因為我也一直穿同類型的衣服。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她還刻意去買了紅色或藍色的衣服,但穿上之後覺得不是和自己,便收在衣櫥裡再也沒穿過。

我勸她:「這就表示這些衣服對妳已經沒有用處了。」

她抗議:「可是如果丟掉,我的衣服就會變得很單調。我擔心同事會不會私下叫我『米黃女』或『綠色星球人』。」

於是我問她:「妳的朋友中,有沒有人總是穿同一種風格的衣服?」

「被妳這麼一說,我很多朋友都這樣呢!」

「妳每次看到她們時,心裡會想『怎麼每次都穿同樣的衣服』嗎?」

她回答:「不會,反而是她們穿不一樣的衣服時,我會覺得怪怪的。」

關於衣服這件事,是我在所有物品裡最難克制的!總是忍不住每季添購新品,查了一下去年的帳目紀錄,竟然花了高達十幾萬在服裝上!天啊!真是瘋了!

然而我多半是在網路購物,所以失敗率也不低,不是褲子太長、太緊,就是肩線太垂、不合身,或是質料跟自己預想的有落差,總之想來還真是無語,這一點的確是要再好好改善才行!

●我從小就夢想一棟有花園的房子。小時候,我們住在城市的公寓裡,所以唯一有的就是一個陽台。在那個時候,日本公寓的陽台只是用來晾衣服的地方,沒有地方放植物。結婚後,我們住在一個也有陽台的公寓,但這一次,我可以用來種植物,而不是掛衣服,因為我們有烘衣機。我用木棧板蓋住普通的混凝土地板,把諸多花盆排成幾排,創造出自己的花園。我可以自信地說,只要有一個陽台就可以享受園藝的樂趣。

在思索戶外空間時,重要的是想像妳將如何在那裡度過時光。就我而言,我想做在陽台上欣賞植物。我也希望能從窗戶看到綠景。我知道這算不上雄心壯志,但這是我一直渴望實現的夢想。

小時候,住在有花園的宅院裡,導致於我長大後也非常嚮往住在有庭園的房子,可是,我的妄想很奢侈,這樣的房子,現在在市中心幾乎是不太可能的,即便有,房價也不是我能負擔,所以,我也跟麻理惠小姐一樣,其實只要有一個小陽台,可以種些植物,就心滿意足了呀!

●我每晚睡前都會祈禱。也許「祈禱」這個詞彙太正式了,我只是在心裡表達感激之情。剛開始祈禱的對象是不特定的「神祇、祖先」,後來慢慢變成身邊的事物與親友,逐漸有了具體的形象。

現在,我會從身上穿的睡衣開始,依序感謝床、臥室、家,像我周圍的所有事物表達感謝。接下來,我感謝我的丈夫、孩子、父母、兄弟姊妹,兩邊的祖父母、他們的父母,還有我根本不認識的祖先,我會在腦海裡想像以自己為起點的放射狀家譜,一一感謝。這麼做的時候,感激之情會湧上心頭。我非常感謝此可能夠在這裡,感受一種更偉大的力量總在保護我。我的身體會覺得輕盈,不久便能順利入睡。

每晚感恩,無論是寫日記還是躺在床上集中精神,這麼做都能擺脫沉重的煩惱。提醒自己為那些東西感恩,這能讓妳更客觀看待人生,讓妳對領受的祝福更加感到喜悅和感激。

看到這一段時候,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感動!

是啊!離去的親人,一定會默默守護著我們,只要我們想起他們,他們一直都會在的。我常常想起我的父親、我的外婆……他們是這世界上對我最好的兩個人,即便他們不在我的身邊了,我依然經常在心裡與他們對話,告訴他們我的煩惱、分享我的快樂,那種感覺就像他們不曾離開,就像他們一直在天上看著我,希望我好、希望我快樂、希望我平安……,所以,我會告訴自己,不論如何,我都應該好好照顧自己,不要讓他們為我擔心。

總之,整理物品的同時,其實也是對心靈的梳理,整理開始,就是學習取捨的開始,透過整理,你會逐漸了解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,因為那些不能捨棄的,就是你重視的,所以,你發現了嗎?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呢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