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閱讀心得: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----海德瑪麗‧施維姆

 

一開始,我帶著也許可以獲得「節約秘方」的好奇心來閱讀這本書,然而讀完之後,我的心情卻沉重起來,因為我看到的不是一個老奶奶的「省錢的撇步」,而是一個來自無助小女孩的衷心祈禱。

※以下紅色字為書摘

●我的第一本書是質地粗糙的厚重童話故事集,我時常帶著這個寶貝窩到我在樹籬中一手搭蓋出來的樹洞裡,和故事中的王子與公主待在屬於我們的小天地,全心全意沉浸在一個比現實生活公正與美好的世界。我在樹洞裡汲取力量,培養出自己對於生命可能樣貌的最初觀念,或者應該說,我認為生命應有的樣貌。我對於故事中的邪惡必敗,贏得勝利的結局深為傾心。是的,我希望擁有這樣的世界。

然而我卻被迫歷經人射殺人、強取豪奪、衣食無虞者不願施捨一口食物給挨餓者的境況。為什麼我就得留下心愛的玩具,搭著寒冷的火車好幾個月跋涉千里,捱餓受凍,穿越橫屍遍地的地區?為什麼只因為我是難民小孩,就活該被罵成無賴?只因為我沒有真正的鞋子可以穿,勉強湊合著木頭做成的鞋子,就得受盡嘲笑?誰能明白這一切?還有,在這樣的世界裡,我失去了什麼?我至今仍然認為童話有其象徵意義。我知道每個人都能貢獻一己之力,把地球變得更美好,更適合居住。當年那個寂寞的童話樹洞裡,我想必早已預料到這一點。到現在,我眼前仍舊浮現那個哀傷的難民小女孩對自己許下的宏大承諾:「我要付出一切,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。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戰爭,人人活得有尊嚴。」

(註:作者小時候因為戰爭發生,被迫離逃難,變成難民後只能先到處寄宿)

生長於台灣的我,這一輩雖然未經歷過戰爭,但是戰爭卻又好像沒有離我們太遠,畢竟時不時就會有所謂的台海危機湧現。古往今來,只要戰爭發生,無不血淚斑斑,它滿足了誰?犧牲了誰?其實最後沒有人是贏家,用血淚堆積成的勝利,也只是一種悲哀而已。

看到作者自述小時候的生活,我感到難過,或許是因為作者的個人經歷讓她了解到人其實並不能真正擁有什麼,所以她才會對物慾沒有佔有、獨享的心態吧!

●在我成立交換中心之前就夢想過的事情,如今真的實現了。例如我希望能大方走進一家咖啡廳,說出我想要吃這個那個,然後幫忙擦窗戶作為交換,現在確實就是如此。最近我才幫咖啡廳打掃庭院,換得一頓約莫八或九馬克的午餐。我現在真的到處與人交換。

●在一次前往柏林演講的旅途中,我第一次認識了我的「同事」,他們幾乎也同樣過著不花錢的生活。這種新局勢激勵了我,因為我們可以彼此截長補短。有位男士自稱是環球旅行者,希望成為「世界上最快樂的人」,他敘述了自己的旅行故事。他非常自豪有雙特別靈巧的手,能從事手工工作,幫他賺到食物與住宿,他每天會花兩個小時做手工。由於他手以高超,眾所周知,上門的人絡繹不絕。

還有一位長者也講述了他的日常生活。他的技藝雖只能賺取基本所需,但是非常享受隨時隨地當自己老闆的日子。邀請我們大家到柏林的那位女士,也有著不同凡響的生活方式。她將金錢需求降到最低,發展出一些創意十足的另類選擇。

作者希望建立用錢以外的方式獲得生活所需,例如提供自己的勞力、專長……等作為交換的媒介,而不是依賴金錢。當然,這種方式因為比較無法具體量化等價,且每個人對於付出「價值」的定義不同,所以推廣有限。

不過我可以了解作者所企望的那種理想世界,我的理解是金錢交易是一種冰冷的數字,賣方與買方的交流屬於商業往來,而若是提供各自的能力去協助對方的需求,則是一種情感上的互惠,人與人的關係無形中就會更加緊密融洽。

●這裡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吵架聲,我忽地想起來位於寄宿學校上方的高架鐵軌,當年我一直無法習慣列車的噪音,後來才逐漸接受並克服這個無法改變的現狀。總而言之,我學會了和噪音和平相處。有什麼理由在這裡就無法做到呢?如果史維除了吼叫之外,不知道其他的反抗方式,那麼這就是他理解事情的辦法。我何不將暴叫聲想像成是歌曲,雖然聲音很大,但我心裡會感覺舒服一點。這個技巧果然奏效。啊,又開始唱歌了,我心想,心情因此輕鬆許多。

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我們不喜歡、不預期的爛事,但如果可以轉換心境去看待,情緒就不會被影響太深。

●我們也可以和樹木對話,只要耐心等候,他們一定會有所回應。在大自然裡,始終需要耐心、寧靜與停頓。樹木有很多時間,從他們身上,我們也能獲益良多。

生活的節奏越快,我們的心就要練習越慢,否則會慌起來,人一但慌,就會亂,一亂就容易錯,所以,難得的空閒時間,不要急著滑手機、追劇,試著給自己一點空白,什麼也不要做,散散步、做做運動、冥想、眺望遠方、靜坐、深呼吸……,就像電腦記憶體會影響轉速一樣,你的頭腦也要適時地釋清空,才能有更好的運作效能。

最後,希望在這個充滿消費誘惑的環境裡,我們都能有一顆富足的心,惜物長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