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閱讀心得:一切從減----維納‧堤契‧區斯坦、羅塔爾‧賽維特

這本書真是讓我相見恨晚!

如果在20年前我就可以遇見它,我想會少走很多彎路。

原來「簡單」的好處,不是現在才被人討論,早在20年前,就有人告訴我們「一切從減」的美好。

我很喜歡這本書,它從生活的全方面去說明我們可以如何去「簡化」(家務、工作、理財、人際關係……),並且步驟和策略都寫得很詳盡,值得一看。

《以下紅色字為書摘》

●許多研究顯示,一大堆的雜物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以下的負面影響:

1.恐懼未來

‧物品多到無法處理時,我們會感到自己的軟弱無能

‧跟回憶有關的物品會把你綑綁在過去

2.體重過重

‧不斷累積的物品,會抑制新陳代謝,啟動「儲存」機制。

3.延宕工作

‧雜亂無章會擾亂你,使你無法專心

4.財務問題

‧雜物最容易耗去金錢

去年、今年,歷經三次搬家之後,我發現生活必需的東西真的不用太多,每次搬家,都是一次斷捨離,雖然我從幾年前就已經有意識的在減少購買,但沒想到仍然有這麼多我沒注意到的雜物,在不知不覺間的闖進我生活裡。

現在的我,時不時會檢閱家中物品,只要發現不需要留存的東西,我會毫不猶豫的清掉,購物時也會思考再三,確認真的需要,再把它帶回家(好啦!我承認唯有「衣服」,還是很難抗拒),同時我也正在學習,「不要馬上擁有」,而是懂得期待,有適合的時機(可能是打折或是特殊節日),再出手即可。

雖然我覺得自己的東西,跟那些極簡主義者相比,不能算少,但是至少我越來越清楚我要的是什麼,已經進步很多了!當然,如果我能早一點看到這本書就更好啦!

●如果地板上散放著各種雜物,就是一種紊亂無秩序的象徵。你會非常訝異,一個房間只要地板收拾乾淨,看起來會有多整齊!就算架子、櫃子或牆面放滿了東西,看起來還是好多了!

●收納的六大黃金守則:

守則一:東西取出來用過後,要放回原處。

守則二:東西打開過後要關起來。

守則三:東西掉到地上時立刻撿起來。

守則四:從高處的鉤子取下物品後,要再把它掛回去。

守則五:需要添購物品時,立刻寫下來。

守則六:東西需要修理時,要在一週內完成。

看到作者寫出這些收納法則後,我起先心生疑惑:「這不是常識嗎?這還需要寫出來嗎?」可是後來我再仔細想想,沒錯!有些人就是沒有這樣的觀念和習慣。例如「家姊」!

每次回老家,總要聽母親大人念叨她如何如何,觸目所及,客廳地板東一瓶、西一罐,飲料瓶罐可謂遍地開花,還有堆疊在各處的零食,浴室裡充滿瓶身已經發霉的各式洗髮精、潤髮乳……,就連我的臥室,在之前不知不覺變成她的私人雜物間,直到今年我才有辦法回到我的房間躺下。

母親大人說,之前會幫她清垃圾、丟回收,現在她也不想管了,所以家裡變得像垃圾場一樣……。我頓時無語,唉!

●所有你超過一年沒穿的衣服,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機率在未來你也不會穿,而為了這些你並不喜愛的衣服,你卻得空出許多地方;既然如此,何不把它們清掉?

●仔細檢視一遍你那「最愛的四分之一」裡究竟是什麼樣的服裝,為什麼它們會那麼實穿呢?是因為剪裁、尺寸、色彩還是質料的緣故,從這些原因可以找到你個人的方法,往後只要依照這些原則添購新衣服就行了。

從前身為買衣狂人的我,現在這個症頭還沒有完全整治好,每當我正慶幸這個月還沒買衣服的時候,就會突然間「抽風」,開始刷起網路商店,然後一發不可收拾……,雖然整體來看,購買金額有下降,卻仍沒有達到我的預期。

好笑的是,衣服這麼多,自己常穿的確實就是那幾件!所以我覺得作者說的完全正確,從你最喜歡穿的那幾件衣服去找你的風格,挑選類似的衣服就好了,這樣才不會因為網站照片裡模特兒穿起來好看,就認為自己穿起來也會變成萬人迷,然後買了那些不適合自己,然後根本不會穿的衣服。

●邁向富裕的下一步就是少一點的物品,多一點的錢。這麼做並非為了眼前,而是為了投資未來。

所謂「有錢」不是指你能賺多少,而是你能存多少!

許多我們眼中的高收入者,因為講究生活品質,所以開銷也大,極有可能是舉債度日,而勤儉的普通人,也許早就財富自由了!朋友曾告訴過我,他那個看起來毫不起眼,總是一身髒污的修車叔叔,因為很早就投入股市,持續買進,已經財富自由,現在繼續修車,只是因為怕無聊,想找事做。

時間是很寶貴的!除了照顧好你的身體,你該做的就是少買那些不必要的東西,把錢留下來,做好理財規劃,好讓你可以早一點擺脫社畜生活,過上自己想要的簡單生活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浦三念想 的頭像
    浦三念想

    小屋裡的群星

    浦三念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