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以下紅色字為書摘》
●八月是可愛的一個月份,似乎整個法國都在度假。……八月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注意。一年中的這個月份是你不能變老、生病、生小孩或剪頭髮的月份,因為八月許多醫生和護士都出去度假,你可能只能找到替補的替補的替補來替你服務。菲利普的醫生是巴黎一間大型醫院心臟病預防科的主任,他八月乾脆休診一個月,因為那時候要調度人員排班實在太複雜了。
想這時生小孩嗎?也無不可,只要你不介意自己習慣的醫生或產婆不在的話,他們很有可能都在海灘上曬太陽呢。至於美髮師的話,某年八月我覺得自己的頭髮太長,需要立刻剪頭髮,於是我滿懷衝勁的走進一間從沒去過的髮廊,一般而言,這不是個好主意,特別是不要挑八月(就算本來的不太理想也總比冒險好)。結果我真的碰到一個什麼都不會的菜鳥,簡直把我的頭毛當羊毛在剪,我就這樣被剃毛了。幸運的是,我巴黎的朋友們都沒有看到我那副模樣──他們全部都在度假。
八月是可愛的月份,但請確保你以下方面都有安排好備用計畫:食物、美髮和醫療需求。
巴黎人真是太會生活了(可能除了作者的先生和少數人比較例外,因為作者說他先是屬於那一種熱愛工作的巴黎人)!
集體度假是什麼概念?台灣在春節或寒暑假也沒有這麼誇張的情況。
尤其作者提到:在八月,你可能只能找到「替補的替補的替補」來替你服務,這讓我笑了出來。
對絕大多數巴黎人來說,賺錢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,享受生活才是目的!他們寧願把那些可以多賺錢的時間花在想做的事情上。
這樣不是很好嗎?
有時候我也會不禁懷疑:賺這麼多錢的目地是什麼?是過上更好的生活?還是因為可以炫富?吃更好的食物?住更大的房子?享受更好的服務?
當然,這樣的生活很讓人羨慕,可是如果必須犧牲掉自我,甚至和他人的關係,真的有比較好嗎?
根據哈佛對幸福的研究指出,人在回顧一生的時候,往往不是追悔自己賺的錢不夠多,而是遺憾自己沒有好好地和珍視的人相處和自我實現。
降低物慾,其實我們絕對足以生活,多去和珍視的人互動或者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吧!人生只有一次,執著於身外之物終究只是一場空,真正該被充實的是你的心!
●巴黎女人的秘密是什麼?其他女人可能擁有更美的頭髮、皮膚或身材,穿著更昂貴或更好的衣服,但是巴黎女人永遠都會打敗對方,只因為在她的腦海中她是最棒的。她認為她是,於是她就是。
終於,開始進入到「謎樣的巴黎女人」的部分了!
最首先,作者告訴我們,巴黎女人充滿自信!
●對大部分人來說,巴黎女人象徵了法國女人的精華,身材窈窕、女性化、充滿自信,而且世故達理,還帶有一股我無以名之、難以定義的氣質,巴黎女人可不是泛泛之輩。她像是淪落民間的貴族,和受封為爵的平民,這是法國作家亞蘭‧契福賀爾在《巴黎人》中所描述的。巴黎女人就是有辦法激發這種讚譽,而她們也順理成章地接受。
這份神祕感讓她們變得如此特別、獨特、如此惹人討厭。就算妳試著解構巴黎女人的一切,分析她的妝容、髮型或服裝,你也無法全部如法炮製到你身上,讓妳也成為巴黎女人。
成就一個巴黎女人的,是她組合起來的一切事物──以她自己個人的方式。不幸的是,對我們這些想要知道指導守則、打扮配方和操作步驟的人來說,並沒有一本書教我們如何成為巴黎女人(如果我可以像她一樣穿、話跟她一樣的妝、像她一樣走路,像她一樣嘟嘴,我就能擁有她的外表了!)。但如果真的有守則的話,不就太慘了嗎?我們就會看起來都很像,也不會有渾然天成的魔力。我並不是說你不能擁有那種外表,但除非你擁有那種心態(祝你好運囉!),就一定會發現少了些什麼。例如美國女人可能你買衣服、化妝和弄髮型,但她改變不了敞開、信任、笑容滿面、天真爛漫的外表。我大概必須要動整形手術,才能擁有那種封閉、內斂的巴黎人外表。
當然,巴黎女人是個謎,你只要在巴黎搭個地鐵或巴士就能下結論:她不是隨處可見的。你可以在地鐵裡發現巴黎女人,但在地鐵裡絕對不會擠滿巴黎女人。
我很認同作者所說的:「巴黎女人象徵了法國女人的精華,身材窈窕、女性化、充滿自信,而且世故達理,還帶有一股我無以名之、難以定義的氣質。」她們總是有辦法凸顯自己的優點,然後讓自己與眾不同。她不是完美的(可能有雀斑、大牙縫、胸部平坦、扁屁股),但就是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讓人難以忽視!這種與生俱來的風格很難複製,即便妳的穿著打扮可以和她完全相同,但就是沒有那種韻味。
我曾在巴黎的街道見過一位典雅的老太太,臉上畫著淡妝卻是紅唇,耳朵上是珍珠耳環,脖子上繞著珍珠項鍊,戴著帽子、手套,著暗紅色的裙裝(套裝),右手上掛著雨傘,左手拎著愛馬仕包包,她正在做什麼呢?在巴黎的路邊小花店買鮮花!
也曾在巴黎的地鐵站看過一位「真人芭比」,至今讓我印象深刻,棕色微亂的頭髮,臉像手掌那麼小,白色衣服外加黑色皮衣、牛仔褲,如果她沒有站起來,我真的不知道她這麼高,應該是模特兒吧!我心想。在車廂內,她是如此耀眼、如此好看。
●對巴黎女人來說,這種問題並不存在。她們永遠不會讓要穿得舒服這件事,影響她們裝扮出迷人的外表。她們的Louboutin紅底高跟鞋可能讓他們痛得要死,低胸上衣可能讓她們冷得要死,耳環可能咬得耳朵痛到不行,但她們永遠不會表現出痛苦的樣子。(法國人的秘密:我永遠搞不懂這些法國女人為何在冬天還可以穿那麼少,後來有個法國朋友告訴我說,她有一件超級性感的絲質內衣,很溫暖又很薄。)
舒服和迷人穿著之間的爭鬥不限於年輕、高挑、厭食的模特兒。很多很多年前(具體多少年前就不說了),我在一間法國醫院動手術,我當時很年輕,同病房有另外兩位跟現在的我同齡的女士(我們就別彆扭了──我當時二十幾歲,而她們六十初頭)。那誰打扮得比較好看呢?我這兩位六十好幾的法國室友穿的是輕薄的無袖睡袍,而我穿得是長袖、像老阿婆的衛生衣。我覺得士氣全失又驚駭不已。我從沒想過居然有人不會要穿得舒服,特別是在醫院裡。唉呦,當時我真的是丟臉丟到家了。我相信那就是我第一次見識到法國女人的功力。展現出妳最美的一面,就算是已經到達「一定年紀」,就算是躺在病床上。
●法國女人不會談論節食,但她們會實行節食。
哇賽!原來,這就是法國女人美麗的秘密!。
「寧願凍死、痛死、餓死、美死,也不要醜死!」
難怪有人說,法國女人寧願抽更多的菸、喝更多的咖啡,也不願意讓自己多吃一餐。(哪裡聽來的邪說?)
六十幾歲,即便躺在病床上,也要讓自己美美的!果真令人驚嘆!
●或許因為她們是法國人,可可‧香奈兒的話語總在她們腦海中徘徊:「沒有人在四五十歲之後還很年輕的,但你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令人無法抗拒。」
或許正是因為法國女人培養這種「不可抗拒」的氣質,法國男人才會欣賞年長女性,而不是將她們視如敝屣。
●法國女人歲數增長時,也會努力維持身體健康,確保衣櫥內的衣服不會太過時,而且,都不會放棄盡可能維繫美好的外表。正如同一位年長法國女性所坦承的:「我已經放棄嘗試跟上最新流行了。時尚很好──但優雅更妙。」
●妳認識有女人願意接受鬆弛的身體髮膚、皺紋,以及隨著青春消逝在外表和狀態上所帶來的負面改變嗎?
我不認識。
說到這裡,如果妳是女人,而且正在變老的話(我們都是),那妳最好是法國人或生活在法國。
其中一個原因是法國社會接納年長女性,她們也接納自己。另外一個原因是在法國女性魅力可以延續更久,遠勝於在其他地方,「老」不代表「死」。
看到這裡,我不禁佩服,原來看起來毫不費力的鬆弛感背後,需要的是多麼自律的堅持!
不論幾歲,都可以讓自己有魅力,不要自我放棄,拒絕讓自己身材肥胖、披頭散髮、虎背熊腰、言行粗俗……,我很喜歡法國女人接受自己老去的現實,所以其實她們不會過度依賴醫美或是把自己整到「六親不認」,而是用最自然的方式減緩老化(瑜珈、按摩、韻律操……),用最適合的方式呈現屬於該年紀散發的魅力,才不會顯得突兀和讓人感到驚嚇!
希望大家都能掌握「精準閒晃」的精髓(愛迪生表示問號,哈),學會聰明的偷懶,試著讓充滿壓力的生活更愜意一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