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,我突然心有戚戚焉,不是因為我的衣架垮掉過,而是我的確也曾擔心我的衣架會垮掉,因為愛買衣服,過去曾找系統家具訂製一整面的衣櫃牆,然而,衣服永遠是沒有足夠的一天,我仍必須定期把衣服清出來,才能再容納新的進去……。
現在回想起來,真是太可怕了!還好,我已經遠離了那種生活,不再被衣服這個「符號」給禁錮。
《以下紅色字為書摘》
●原本空蕩蕩的小房間不知不覺擺滿了東西,連牆壁都看不太到──這是搬入那間套房不到兩年就發生的事。
某天,原本完好的衣架突然垮了,重壓在衣架上的衣服全部向前傾倒,雖然我急忙抓住衣架柱子,想重新將衣架立起來,但是衣架仍被掛著的衣服重量再次壓垮,汗流浹背努力的把衣服收起來並豎起衣架的我最終徒勞無功。
那時,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衣服的重量,那是我的身體和衣架都承受不了的重量。被衣服壓扁的我一下子就清醒過來了,看著散落在倒塌衣架周圍的衣物,我發現了許多買來後一次都沒穿過的、幾年前覺得還不錯,現在為何不再穿的、鈕扣掉落或汙漬無法消除的,甚至還有那天才第一次看到的衣服。
我所擁有的物品體積首次映入眼簾,我坐在房間中央仔細打量的套房,房間裡堆滿了各種物品,似乎不允許任何空白。我發現自己完全不清楚架子後面、抽屜裡,以及各箱子裡裝著什麼東西,突然間感到窒息。
我當時擁有的物品數量已經超越需求,但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,只知道是時候該改變了。
也許人的改變都是需要一個「契機」,就在某個時刻,那個開關就被打開了,就頓悟了!我覺得這是一種「奇蹟」,那一瞬間的信念,幫助你脫離苦海,讓你變得更好,雖然大部分的轉變都是「浴火重生」(經由苦難而蛻變),但是至少你可以超脫了,這又何嘗不值得感謝。
我也是一樣,經歷了人生的「重大挫折」後,我開始學習理財,透過理財,有了閱讀習慣,有了閱讀習慣,開啟了我的簡單生活,藉由簡單生活不僅讓我體悟到什麼對我來說才是重要的,更讓我開始運動、練習放鬆……,這一連串的變化,是我之前預想不到的,但是回過頭來看,每一個變化,都在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,雖然,內心的創傷還在,但是,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,一切都會「過去」,我等待著可以釋然的那一天到來。
●我意識到超出自己管理能力的東西浪費了我的人生,折磨我的事物也因此浮現,讓我得以一一消除──人際關係、職場、過度消費、暴飲暴食、焦慮、執著、對金錢的慾望等。這幾年我無數次反覆修剪,終於將浪費並感到不舒服的一切複雜東西都清空了,空出來的位置則被健康的東西填滿。我開始吃素,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,並且固定運動和進行節約。過著沒有多餘東西且符合自身心意的日子,我感覺生活被自己填滿了。
這讓我意識到,比起「仍掉東西」,更重要的是「健康的填滿」。與其買一百個不怎麼需要的,不如只買一個必需品,並且是「有益的」必需品。多虧我填滿了需要的東西,所以自然就沒有需要仍掉的東西,錢包也因此變得更飽滿了。我對他人的關注也超越了家人和鄰居,並開始對環境、動物和地球產生了興趣,所以嘗試實踐零廢棄、捐贈和定期捐血,這都是因為生活充滿幸福和滿足感,所以我想要分享並貢獻。
●如果你問我極簡生活的優點,我想告訴你的是雖然擁有的東西很少,但是都能給我最大的滿足感,所以每次使用心情都很好,不會因為想要更多東西而浪費精力。
直到現在,我還是很常丟東西(或送人),因為偶而還是會買到不適用或不喜歡的,如今的我,面對不需要或不適用、不喜歡的物品,我會斷然的「解決」它,不會把它留在身邊。所以講真的,我很怕別人好意的「餽贈」物品,因為我的愛好很分明,不是我喜歡的,我會斷然捨離,然而若是別人送的禮物,我內心總會愧疚,若收到不需要的禮物,通常我會懷著謝意轉送他人。
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選擇的,所以在可以選擇的事情上,我不想將就,我想要選最喜歡的(能力範圍內),以這樣的心情來面對所擁有之物,會更加珍惜,而且現在的我,真的很怕擁有太多東西,因為東西一多就不好管理,顯得雜亂,自然就會產生「阿雜」的感覺,所以越簡單越好。
●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拿自己的極簡生活和他人比較,並因此感到痛苦。極簡生活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讓我們過得更幸福,讓人生更美好嗎?為了過極簡生活,卻製造出過於空蕩、讓自己飽受折磨的居住空間,或是每天只穿單色的樸素衣服而覺得有點無聊,這不是適得其反嗎?
我希望每個人都能過著專屬於自己的理想日子,因為生活真的沒有正確答案。
●有人即使擁有的東西很少,但是只要品質好就算價格昂貴也會感到滿足,有人則將重點盡可能放在不擁有東西和節約上。有些人想減少做家事的時間,以專注育兒;有些人則是為了在什麼都沒有的房間享受安寧平靜,而開始了極簡生活。大家透過「最低限度的擁有」或「極度的節約」而現實的狀態都不同,所以每個人的極簡生活樣貌都不一樣,也因此沒有對錯之分。
有時候看到一些極簡主義者的介紹,他們好像在比誰的東西更少一樣,是誰東西越少越顯得厲害嗎?然而這不是我要的,我是想要簡單,但不希望因為過於簡單反而讓生活不便,所以該有的我還是會想擁有,只是不要多,不要複雜,這樣就好了,當然,有的人可以「超極簡」,不過那不是我要的就是了,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,即便是極繁主義者也無妨,只要自己覺得那是可以讓自己放鬆、喜歡的生活,就好。
●我也擺脫了一日三餐都要很精緻的想法。即使米飯裡只有海苔和生菜也能吃飽,如果沒有米飯,一碗水果也能成為令人滿意的一餐。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肉,還有很多能吃飽的東西,尤其是香蕉,既不會給未帶來負擔,又讓人有飽足感,甚至不需要辛苦清洗和削皮,因而成為我最喜歡的食物。
飯、湯、主菜和小菜都備齊才算真正一餐的概念消失後,我擁有了能節省時間、金錢和精力的單純飲食生活。我一天只吃一頓全部備齊的餐,主要吃原型食物、簡單料理的蔬果、麵包、咖啡。雖然這樣的食譜不是正確答案,但是我非常滿意。
●雖然偶爾會有多做幾道菜來吃的想法,但是每當這時,我們都會想起在紐西蘭的露營者們簡單吃完飯,邊喝啤酒邊享受晚霞的樣子。簡單的飯菜能讓我們有更多閒暇、輕鬆和自由。我在心裡重複著作家海倫‧聶爾寧的話:「吃飯要簡單再簡單,用言語難以形容的簡單來準備就好。我們都能用那裡節省的時間來寫詩、享受音樂、做針線活、與大自然對話、打網球或和朋友見面。」
我們的時間、空間和餐桌都需要再多一點的空白。
每次回老家吃飯,母親大人會做一大桌子菜,提醒我多吃一點,平常在外自己要吃營養一點,我告訴她:「現在人只會營養過剩,有哪幾個營養不良的?」
最近我也盡量有意識地吃八分飽,不過食,如果真沒感覺餓,那一餐也許就不吃了。(可是,怎麼也沒瘦啊!可惡,害我本來還有點期待說。)
簡單煮,簡單吃,挺好的呀!
●某天我拜訪婆婆,陪她走進鞋子的賣場,她把購物袋遞給賣場員工後這麼說:「我想請你們幫我修鞋子。」
我當時嚇了一跳,我從未想過要修補鞋子,也不知道這是可行的。看婆婆不亂丟也不浪費東西,而是選擇先修理的生活習慣,我學到很多。
那不是窮酸,而是優雅美麗的生活方式。友售後服務的物品比我想像中要多,我發現不僅是鞋子,羽絨衣或洋裝等服裝,以及小家電等在損壞或故障時,只要問問該品牌的業者,大部分都可以得到售後服務。花一點功夫,東西就能用得更久。
養成節約的習慣並不難,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,經常擦拭、保養,並好好管理,故障就修理,破了小洞就自行縫補,讓物品保持良好狀態並能使用更久就是節約。
我非常感謝即使過了七年,依然好好的每天幫我們做飯的電鍋,也決心定期做好保養,讓它能維持像新的一樣並長久使用。
關於「修」的概念我已經提過蠻多次了,其實想「修」,就是出自一種惜情,現在惜情的人太少了。
我曾經因為廢物利用被同事訕笑,也因為把圍巾改造成小頸枕被友人嘲笑。當下我有點惱怒,但後來想想,每個人的觀點不同,或許在他們眼裡,花錢可以解決很多事,但我不是因為吝嗇金錢,也不是花不起那些錢,只是我覺得不需要,而且可以不用花錢解決的東西變成要花錢的浪費,不是更好笑嗎?只是因為它不符合原本的功能,或不夠好看,就要花錢去買嗎?我自我安慰著:我很有創意!我很環保!我很棒!我不需要因為別人的眼光去改變自己的做法。
●前幾年,我看了講述韓國第一代哲學家金亨錫教授人生和哲學的紀錄片。著作包括暢銷書《活了一百年》在內,現在仍堅持寫作和演講等活動,持續活躍的金亨錫教授已經年逾一百歲了。
除了他仍然有工作能力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之外,我認為金教授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他的生活方式,那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不勉強自己。
金教授從小就明白自己身體的弱點,所以從不勉強自己。得益於此,他比體質健康的人更持續細心自我管理,這是他能夠健康長壽的秘訣。
「我一直抱著如果一天能用的精力是百分之百的話,我就只用百分之九十並保留百分之十的想法工作至今。」……我看完那個紀錄片突然頓悟,金教授的所有生活方式都與節制相吻合。
不論如何,讓自己的精力和肚子、腦袋都留有餘裕,這樣是對自己的疼惜!
如果生活老是超載,身體難免受不了要崩塌,所以,對自己好一點,別讓自己百分百消耗,學學法國人,「精準閒晃」,能休息就決不放過!
●當我想購買時,我會先思考這個東西是否必不可少。我不再買不必要的物品,只購買必需品,所以每個月的儲蓄率都不知不覺上升,存摺內的錢也自然而然增加了。真神奇,我本來沒打算辛苦省錢,沒想到卻自然地省下許多錢。以前我為了儲蓄而省錢時都會覺得自己很寒酸,沒想到現在即使不特別努力也能實現節約的生活和高儲蓄率,這讓我對存錢更感興趣。
我習慣了少花錢的生活,也產了「少賺錢也沒關係」的自信。以前我認為前因該越多越好,但是現在我認為錢和其他東西一樣,只要賺到我要的量就夠了,因為我明白世界上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東西。
錢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賺到自己需要的程度即可。如果能夠透過簡約的生活只花小錢,我就不必再為了賺更多錢做更多不想做的事,我的時間也不會再被這些事搶走。我不再是金錢的奴隸,而是能夠好好利用錢的人。我藉由過著少花錢的生活而不再害怕沒錢。「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好」的想法也消除了我對晚年生活不必要的擔憂。
想想越來越厚的錢包、越來越多的存款……,簡單生活真是太好啦!好處多到說不完,減少物欲,不要被那些想要剝削你的廠商給洗腦了!
關於房子,你休息的地方其實只需要床鋪大小。
關於包包,你要裝的就是隨身之物。
關於車子,你需要的只是能帶你到想去的地方。
關於食物,你只需要獲得養分。
即便擁有再好、再貴的東西,都不能改變你的本質!
蓮花生長在淤泥裡,一樣不染。
牛糞穿金戴銀,仍舊是一坨屎。
●我也不再煩惱過去讓我自卑的其他缺點,停止塗粉底液來遮住滿臉的雀斑,也不再穿有厚墊子的內衣來隱藏自己的小胸部。我完全愛上了下雨天不好打理的捲髮,也不再拔從二十九歲開始出現的白髮。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會愛自己本來的樣子。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頭髮和樣貌,很多時候我認為是缺點,並且想隱藏的部分反而是我最可愛且有魅力的部分,我不喜歡的樣子別人可很喜歡。
我是邊留捲髮邊學習愛自己的方法,現在比起其他人眼中的我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如何看待自己,我也比以前更愛且珍惜自己。
●零廢棄、蔬食主義者、極簡生活……,我似乎永遠無法完全符合這些我嚮往的價值觀。我偶爾還是會遇到充滿矛盾的情況,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應該改變自己的價值觀。明白人都是以不完美的樣子生活之後,我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。
完美的家庭、完美的妻子、完美的兒女、完美的朋友、完美的媳婦,只要我們放下想要完美的心態,我們反而可以真心對待他人,與人的關係也能因此變得更加融洽且親近。
我自己不是完美的人,怎麼能期望自己扮演好某個完美的角色呢?我現在似乎比較了解行雲流水般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了。理解生活就是不斷嘗試將不完整的狀態變完整後,我能以更放鬆的心態看待一切,生活也變得寫意多了。
還記得我看到「白斑症女模溫妮哈洛Winnie Harlow」介紹時的衝擊,我當下流出了眼淚。
一個曾經因為罹患白斑症而飽受霸凌的女孩,成為了自信女模,勇敢展現自己。感動之餘,我希望更多人可以接納不完美的自己(包括我自己)。
人會越來越不快樂的很大原因,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,我們學到不斷往自己身上套框架,應該這樣、應該那樣……,人生哪有那麼多應該?那些應該大部分都是自己想出來的,或是配合他人演出的。
生活沒有100分,也沒有人是100分,安心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吧!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,盡可能遠離複雜,對我來說簡單過生活,就很幸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