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以心理諮詢師的背景,透過一些事件的感悟去對照心理學上的論證,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。
以下是在原文中,我比較有感想的一些摘要:
◎關於外表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項研究,則讓人覺得人生更加艱難。他們發現好看的人連智商都比較高,美男子平均智商比路人高13.6,而美女的智商平均比路人高11.4,並且不受出身和健康狀況等條件影響。
如果這段話被宿命論的人看到了,大概會讓他們更厭世吧!
人生,確實有很多事是不公平的,但,不可否認,人生也有無限的可能。有些人長得好看卻性格扭曲(如最近大陸某吳姓藝人),然後有人長得好看,卻命運坎坷,所以才有那句俗諺:「水人無水命。」長得好看,最後的結果也可能令人不勝唏噓。因此,長得好看不是人生勝利的標配,美貌大概是像「前菜」這樣的存在,先讓你有食慾,但卻不能完全滿足你,重點是主餐(個性、能力、才華等),如果主餐不夠格,前菜再好吃,也是枉然。所以,沒有好看的皮囊不需要自憐,我們可以努力去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,既不用擔心年華老去、皮鬆肉馳,還可以如美酒般愈醇愈香。
◎關於物質
越是崇尚個體主義,買買買得現象就越突出,因此現在盛行得買買買文化,實際代表著我們正在逐漸脫離集體主義。這同時給我們帶來了強迫性購買─一有壓力或感到失去主導權,就夠過購買來解壓和感受主導權的回歸─也帶來了物我不分的物質依存症。
在競爭更加激烈、平均階層較高的繁榮城市中,透過高階層的偏好(鞋跟),將自己從較低階層的趣味中區分出來。所以,你所認為的追求個性(獨特自我),可能比你想像的勢利得多。
人們的確常透過產品或品牌表達自身態度和觀點,也藉此標榜社會地位及鞏固自我認同,關於追求自我與勢利的連結,確實心有戚戚焉。就像提著Hermes的虛榮,開著Lamborghini時的優越,
就算無法享受頂級奢侈品,也會想辦法讓自己擁有體面,或反之,藉由凸顯簡約、環保,以訴諸脫俗、清高,總之,物質不再只是單純的必須,而是一種刻意選擇、努力營造的自我象徵。
◎關於愛情
沒有任何一個實驗能夠描繪、概括,或決定人類的愛情,如果有,那應該是人類的悲哀。
愛情,果然是人類亙古之難題。這讓人莫名怦然的又讓人漠然心死的東西,該怎麼說呢?有人說:「談戀愛本身就是自找麻煩,既然決定自找麻煩,就不要抱怨說苦。」說的真好!然而當我決定自找麻煩(談戀愛)後,竟然發現找不到麻煩(沒有對象可談),這……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啊。